2007年12月9日星期日

“中联”打造国际化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访中联集团董事长詹纯新

■从“中联现象”看中国国企改革发展之路系列报道之一■本报记者 王晓红 喻向阳

最近十年,中国工程机械业一路高歌猛进,徐工科技、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等国有、民营重工企业纷纷崛起,阻击卡特比勒、沃尔沃等国际重工巨头,迅速打破洋品牌的垄断,显示出了强大的后发优势。2004年上半年15家工程机械生产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80.47亿元,同比增长46.46%,实现净利润12.92亿元,同比增长46.62%。

中联集团是中国国有重工企业的后起之秀,这家仅靠50万元贷款起家,由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孵化成为一个拥有中标实业、浦沅集团、中科北斗等8大品牌的上市公司,如今已颇具规模和实力,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领跑者。坊间人士指出,在国际重工巨头纷纷争抢“蛋糕”的激烈市场竞争中,中联集团骄人的业绩和迅猛扩张壮大堪称是一种“中联现象”。

从今年4月份开始,以抑制“投资过热”为主要目标的新一轮宏观调控政策,使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市场出现了十年来的首次大幅滑坡。而中联集团上半年却实现净利润2.53亿元,同比增长148.23%。日前,中联集团董事长詹纯新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透露:中联集团要以这次宏观调控为契机,进行人力资源和产业结构大调整,在不久的将来,把中联集团打造成一个国际化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中国经济时报:外界说您是一个不喜欢张扬的企业家,您的梦想却要把中联集团打造成一个国际化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请问中联集团的现实离您的梦想还有多远?能否实现?

詹纯新: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的梦想就是把中联集团打造成一个国际化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造一艘引领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航空母舰”。靠50万元贷款起家的中联重科创建于1992年,是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基础上孵化出来的新型高科技上市公司。2000年10月上市发行,总股本3.9亿、总资产逾15亿元。

从1993年至2002年,企业年利润平均增长超过60%,年产值平均增长超过70%。2003年,中联重科被评为“2003年中国最具成长性上市公司之一”。2004年,中联重科被国内行业媒体评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品牌第一阵营,并且以优良的业绩获得“中国最具发展力上市公司50强”荣誉称号,并入选深证100指数成份股,成为中国股市“风向标”,同时也成为我国上市公司50强中惟一入选的工程机械行业上市公司。

目前,中联的崛起离我的梦想越来越近,但中联集团离国际化的工程机械产业集团还有一定距离,把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与世界一流工业强国相比,首先是中国的工业基础差,技术水平低,工业历史短暂,专业化分工不强,其次是中国的技术工人素质和工艺水平普遍都很低,劳动效率也非常低下,这些因素都严重阻碍了中联集团乃至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成为世界制造中心。比如国际工程机械行业老大卡特彼勒,它的年销售额连续几年达到200亿美金,约1800多亿人民币,而中国整个工程机械行业去年的销售额近1000亿人民币,是卡特彼勒的1/2,跟卡特彼勒相比,中国企业相差甚远,但谁都想做老大,谁都想做中国的卡特彼勒,中联也想做中国的卡特彼勒。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融入全球一体化后,中外企业的差距将逐渐缩小,国内企业如果形成规模优势、整合成产业集群和高科技跨国集团,就会超越国外的大公司。

中国经济时报:您将如何把中联集团打造成国际化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詹纯新:目前,中联重科已涉足工业制造产业、新兴租赁产业、卫星导航电子设备、房地产开发等产业,产品领域覆盖混凝土建筑机械、高等级公路施工机械、高等级公路养护设备、环保机械、精密机床和锯带等领域,中联将通过“核裂变”战略来打造一个国际化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所谓“核裂变”,就是以“中联集团”为核,以产品组团,从集团分裂出多个国际同类名牌参股的专业公司,围绕“中联集团”形成多个拥有国际知名品牌的“子核”,构建一个国际工程机械精品的集合,完成首轮“核”裂变。而各“子核”可再次进行同类的“核”裂变反应,在其周围形成多家配套厂商,完成第二次裂变。持续的链式“核”裂变反应,将中联集团打造成一个国际化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去年中联与浦沅实现重组并购以及今年常德灌溪工业园挂牌,让中联“五大园区、七大生产基地”以及建成亚洲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基地的战略目标正在逐步实现,这也是“核”裂变最重要的一步。我们通过充分发挥技术、市场和资本的三大优势,联合国内行业的骨干企业,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参与国际竞争,倾力打造未来以中联重工为核心的跨行业、跨国界的现代化高新技术产业集团。

中国经济时报:宏观调控给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带来了哪些影响?

詹纯新:这次宏观调控使整个机械行业不景气。工程机械产销自5月份后增幅明显下降,6月份工业总产值比5月份减少15亿元,下降了25%,产成品存货6月份累计增长60.86%,而且这一趋势目前仍然没有减缓迹象。并且宏观调控使得上市公司现金流和偿债能力下降,投资扩产的企业资金紧张、投资成本高、产能过剩等综合性后遗症。由于大规模城镇建设、能源和原材料的紧缺趋势、民间投资快速增长以及交通道路建设等各方面的拉动,虽然今年下半年看淡,但明年起工程机械的需求将积极回升。

另外,宏观调控政策将大大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整合过程,这对于像中联这样实力型企业是一次很好的发展机遇,中联集团要以此为契机,加快打造成国际化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步伐。我们把中联重科战略总目标描述为:用五年时间进一步巩固扩大建设工程机械市场份额,拓展军工产品市场,开发房地产市场,进入金融服务市场,围绕核心竞争能力,走可持续多元化经营道路,把中联重科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建设机械集团公司,2007年销售收入达到120亿元,力争再用五年左右时间,成为国际有名的公司。

中国经济时报:针对这次宏观调控,中联集团采取了哪些应对之策?如何突围?

詹纯新:虽然不同程度受到了宏观调控的影响,但这次宏观调控给了中联集团时间,让中联能冷静下来,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的大融合,以达到“自胜”目的。我们要视这次调控为契机,将产品结构、市场网络、售后服务等方面整合好,夯实基础,以迎接新的经济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在公司内部进行经营计划、变革组织机构、优化人力资源等全方位调整,以适应环境变化,化被动为主动,变生存的挑战为超越的待遇,力争实现企业发展基础有一个质的提升。

针对当前的宏观调控,我们开始执行年初制定的“末位淘汰制”和调整员工岗位。预计混凝土机械毛利还将下降,且建筑行业拖欠款可能成为中联后续发展遇到的巨大困难,但近年来,中联抢抓机遇,实施低成本并购扩张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从世界最长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到宁波建成的第一高楼——高达52层的凌江名庭的施工现场,中联混凝土设备成为了工程的主打产品。7月底,中联集团下属的北方公司和北京海强宏利公司合资兴建了中南地区规模最大、设备生产能力最强、配套设施最齐全的专业商品混凝土企业——长沙中联海强混凝土有限公司。

通过一年来并购重组,中联集团已基本形成了“五大园区、七大基地”的战略规模。中联集团的事业愿景——打造国际性工程机械制造集群中心与浦沅公司的发展愿景——确立中国汽车起重机制造领域的强者地位得以统一在中联集团旗下。可以说,浦沅与中联集团的强强联手,使中联集团向国际化战略目标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中国经济时报:中联集团凭什么来打造一个国际化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詹纯新:凭借核心竞争力。我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扩张的基础,所有扩张只有建立在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才有持续的可能。同时,核心竞争力更是中联打造国际化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关键,中联重科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核心研发能力、核心销售能力、高层领导决策能力和影响力、初步建立的特色企业文化。中联重科将凭借四大核心竞争力实现低成本扩张战略。

2001年,中联重科整体收购英国保路捷公司,使中国国内非开挖技术进程至少提前了20年,并在欧洲建立了国际市场、技术的桥头堡;2002年,中联重科成功兼并湖南机床厂,并在短期内扭转其连年亏损的局面,使其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2003年8月,中联重科成功重组并购湖南浦沅集团,创造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重组并购的最大手笔。这一系列重组并购均基于中联重科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没有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种低成本扩张战略就很难完成。

应该说,中联重组并购浦沅不仅是一次强强联合和一次优势互补的联合,而且充分体现了重组并购的叠加效应,堪称中国国企改革并购重组成功的一个典范。中联重科作为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低,有充实的资本金,有通畅的融资渠道,而浦沅因为旧体制的约束,包袱比较沉重,发展的资金显得比较缺乏。这样,对两个企业的发展又形成了一个互补。今年上半年,浦沅销售收入达到2.56亿元,净利润超过了1个亿,是前20年的总和。中联集团预计今年销售额突破60亿元,实现历史性的大跨越。